<2021.3.24>
(ノ>ω<)ノ:經過一個寒假我的部落格又要開張了
這次要去的地點曾經是違建
差點被政府拆除
後來轉型成為國際藝術村
而且每次都被提名但是沒人想選的
!!寶藏巖!!
快來參觀寶藏巖吧!
─=≡Σ((( つ•̀ω•́)つ:go!go!
首先
想認識一個地方就必須要先認識它的歷史
咳咳!
寶藏巖是位在台北市中正區的一個小聚落
總面積只有3.72公頃
最早是清朝時期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女在此落腳
到了近代國民政府來台
也帶進了許多的外省人
因沒地方住也沒甚麼錢
許多的外省人就在寶藏巖興建房屋
而這些違章建築漸漸成為聚落
1970年代
違章建築興建快速
讓原本約四公頃的寶藏巖
出現了約兩百多戶的人家
只有一條巷道的寶藏巖依山形建立
房屋大多為自行搭建且就地取材
如新店溪的鵝卵石或荒棄碉堡的舊磚塊
寶藏巖的居住者大多收入不高
所以不太會去改建
因此保留了1960年代~1980年代的建築風貌
後來寶藏巖因市容不佳面臨拆除的問題
幸好被一些團體保留了下來
在這之後受到部分學者及民眾的注意
並且在1997年被登錄為台北市第一批市定古蹟
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後
寶藏巖在2006年被《紐約時報》報導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
與當時全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並列
喂!
你怎麼睡著了
虧我還麼認真的教你
(ㆆᴗㆆ):蛤?
剛剛發生甚麼事了?
這次的旅行當然是坐捷運嘍
一出捷運站就能看到熱鬧的公館商圈以及水源市場
公館商圈裡面有超多吃的喲!
只要走一段路就能看到寶藏巖了
在走的路上還能看到101
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寶藏巖聚落要叫寶藏巖嗎?
這是因為寶藏巖聚落源自於鄰近的廟宇寶藏巖
所以就取名為寶藏巖
它原本是建於17世紀,是百年歷史的老佛寺了
後來在日治時期的時候又改建
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
在寶藏巖佛寺的後面就是寶藏巖聚落
(好像在繞口令)
這邊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
因為寶藏巖聚落是一座山頭,路十分狹小又複雜,
為了讓郵差方便一點
所以住戶們便將郵箱都聚集在入口
一走進去
首先看到的是一條小徑
角落的櫻花也跟著綻放
從一旁的馬克磚到老師的雨傘在到一旁的小花
都能看到濃濃的藝術氣息
雖然是違建
但是也還是很有fu
在門牌上
總能看見介紹每一戶家庭的牌子
每個都有著不一樣的歷史
要告訴來訪的遊客
圖片來源:翁姐
要注意有的裡面還是有住戶
!!到那邊要保持安靜!!
走在寶藏巖裡有種幽靜的感覺
跟旁邊熱鬧非凡的公館商圈差了十萬八千里
尤其是雨天
冷清的走道上都沒有任何的遊客
圖片來源:翁姐
在這條小徑上面
還有一座體制外的學校
那就是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3◉):那是一個怎樣的學校?
就是一個跟影視有關的高中
名字裡面都有講了
半樓廣場是一棟廢棄的房屋
從牆壁的窗戶看出去能看到現代化的高架橋
似乎和我們身處的寶藏巖有點不相襯
沿著小徑慢慢走
會看見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就像是連體嬰的鳳梨
小房子裡的大同娃娃
和日治時期(100多年前)的報紙!!
這是在某個工作室裡拍的
原本只想拍工作台
沒想到卻發現了這個
真不愧是國際藝術村
沿途的牆壁上總能看見壁畫創作
由於寶藏巖這邊的地形狹小
而且住戶眾多
為了不浪費空間
他們大多會選擇加蓋
所以這裡的房子都是一棟連著一棟
房子跟房子之間完全沒有空隙呢
走在寶藏巖的彎曲小路上
一邊看著遠方的高樓大廈
一邊和同學打打鬧鬧
就這樣走到了一間小屋內
裡面賣著滿滿的紀念品
裡面有大家很想買的平安符
可是一進去才發現
原來超貴的
所以後來大家就只有買一根冰棒代替
沿著小路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盡頭
盡頭這邊竟然是大家在網路上看到的照片的地方
這趟旅程終於到了盡頭
也代表我們能去吃美食了!
但是
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
所以大家只能在寶藏巖園區裡面的柑仔店買東西
雖然如此
但是大家能然買了一大堆的東西呀
(大採購中...)
我買的東西太多了
多到已經不清楚自己買了多少樣
但是唯一特別的就是這邊自己手做的冬瓜茶和酸梅湯
這次的寶藏巖之旅
讓我認識了這邊的人文歷史
寶藏巖真的非常特別
從一個快要被拆除的老舊眷村
突然搖身一變
成了國際藝術村
讓他重新活了過來
真讓人驚嘆
好了
今天的寶藏巖之旅結束了
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親自到寶藏巖
體驗它獨特的美
!!掰掰!!